據法新社報道,美國總統拜登周一(10月31日)晚警告稱,如果美國油企不將其高額利潤“反哺”到增產降價中,他將向其征收“暴利稅”。多家全球能源巨頭剛公佈的新一季度財報顯示利潤創新高,埃克森美孚在短短3個月內賺取190億美元,接近蘋果同期207億美元凈利潤。美國借烏克蘭危機拉歐洲國家製裁俄羅斯,最突出的就是讓歐洲拒買俄羅斯油氣,之後將美國油氣高價賣給歐洲。最近公佈的美國第三季度GDP數據顯示,幾乎僅靠出口“一己之力”,美國就扭轉今年以來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,把美國從經濟衰退的泥潭中拉出來。連美國商務部都承認,第三季度的出口主要依靠石油等工業產品。深陷能源危機的歐洲,成為美國GDP反彈的“犧牲品”。

  石油救了美國

  美國商務部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,第三季度GDP環比增長2.6%,扭轉此前兩個季度連續下降的趨勢,重回正增長,暫時結束“技術性衰退”。不過,第三季度GDP增長幾乎全靠凈出口拉動。

  數據顯示,三季度美國出口環比增長14.4%,出口增加863億美元,而進口則下降703億美元。美國私人消費、私人投資、政府支出、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分別為1.0%、-1.6%、0.4%、2.8%。美國商務部在發佈數據時明確表示,三季度貨物出口中,對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工業用品和材料,尤其是石油產品及其他非耐用品。彭博社報道稱,出口和進口的一升一降,使得直接拉動GDP的凈出口大幅上升,成為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的最大貢獻者。

  “歷史上,美國依靠出口拉動GDP增長還是比較罕見的,”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接受《》採訪時表示,上述數據意味著,美國三季度2.6%的環比增速全部來自出口,若扣除凈出口將會出現下滑,那麼美國前三個季度均出現負增長,經濟仍深陷“技術性衰退”當中。

  何偉文表示,能源出口幫助美國第三季度GDP擺脫了下滑的尷尬。與之相比,“歐洲經濟火車頭”德國因為能源進口成本增加,從傳統的貿易順差國家變成了逆差國家。

  大西洋兩岸,幾家歡樂幾家愁

  在美國慶祝經濟好轉時,歐盟國家則陷入高通貨膨脹。歐盟統計局10月3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,今年10月歐元區19國通脹率高達10.7%,創下1997年有記錄以來的峰值。德國《時代》周報稱,歐洲能源價格同比飆升41.9%,是推高通脹的最主要因素。

  以俄烏衝突為背景,美國在歐洲陷入能源危機之際,加大對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。許多媒體聚焦美國向歐盟加大液化天然氣出口,大賺歐盟的錢。奧地利《維也納日報》報道稱,國際能源署(IEA)的數據顯示,歐盟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在6月首次超過俄羅斯。德國新聞電視臺引述德國聯邦議員克勞斯·恩斯特的話說,美國在每艘駛往歐洲的天然氣船上賺取2億歐元,這讓德國公司不得不應對“明顯的競爭劣勢”。

  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顯示,2022年上半年,美國向歐洲出口39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,占美國出口總量的68%。僅半年,美國出口到歐洲的液化天然氣總量已超過了去年全年。最新的數據顯示,9月份,美國出港貨船裝載的液化天然氣達630萬噸,其中近70%都被運往歐洲。

  《》記者11月1日在美國能源信息署網站上查詢的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美國向歐洲國家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氣比往年明顯增加。今年前7個月,美國向法國出口的石油每個月都維持在500萬桶以上,最高月份逼近1000萬桶。而去年同期,美國出口法國的石油最高只有470萬桶。

  10月初的數據顯示,自俄烏衝突以來,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占比從41%下降至7.5%,同期來自美國的天然氣激增。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,在“北溪”管道遭襲後,歐洲實際上沒有機會獲得廉價可靠的俄羅斯天然氣,不得不以高昂的價格從美國購買天然氣。

 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《》記者,之前由於價格昂貴,美國油氣一直無法大量輸往歐洲,俄烏衝突給了美國最好的機會,美國現在成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。

  “你開暖氣了嗎?”

  “你開暖氣了嗎?”如今在德國,朋友們見面常會這樣問一句。10月1日,德國供暖期通常正式開始。不過今年氣候異常溫和,德國人可以多等一陣。俄烏衝突後,德國面臨能源危機。德國消費者現在正在尋找其他保暖方法,例如打造“洋蔥造型”,就是里三層外三層多穿衣服,保暖內衣等服裝銷量劇增。

  美國趁火打劫引起了歐洲國家的憤怒。10月21日,法國總統馬克龍向美國開火,指責美國本土能源價格非常低,卻在以創紀錄的高價格向歐洲兜售天然氣。此前,法國財長勒梅爾表示,“我們要支付4倍的價格來買美國的天然氣,這是不可接受的。我們絕不能允許美國以犧牲歐洲為代價建立經濟主導地位”。

  路透社1日稱,挪威國家石油公司CEO奧佩達爾表示,由於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輸送量下降,歐盟天然氣價格將在幾年內保持高位。他表示,歐洲的根本問題是天然氣短缺,且短缺會曠日持久。如果歐洲要吸引更多天然氣,在未來幾年將會支付高價。( 記者 倪浩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)

Pos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