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日前宣佈,由於基輔受到伊朗出售給俄羅斯的無人機打擊,他已經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建議,要求與伊朗斷交。

隨後伊朗方面立刻出面否認,表示並沒有向俄羅斯出售無人機,稱隨時準備跟烏克蘭方面進行談判和討論,以解釋這些指控。

但是,西方媒體和政府顯然不打算給伊朗這個解釋的機會。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宣佈,經過3天的談判,歐盟各國大使達成一致,決定對伊朗相關實體採取製裁,並於20日下午生效。

客觀地講,伊朗到底有沒有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,大家心裡都清楚。戰爭是以無數人命為代價的博弈,在這種博弈里,判處別人“有罪”,往往不看證據,而是看判處對方“有罪”,是不是對己方有利。

而歐美國家針對伊朗的“判決”,從兩個月以前,美媒傳出伊朗正在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和短程彈道導彈,併為俄羅斯軍隊進行培訓之後,其實就已經開始了。

但最近才公佈製裁伊朗的“判決結果”,兩個月的僵持,核心原因就是歐美內部對於伊朗不同的態度,或者說是歐盟在努力地阻止美國,把更多的國家卷入俄烏衝突之中。

不幸的是,從結果來看,美國的陰謀又一次得逞了。那麼問題來了,此舉將會給世界格局,帶來哪些變化呢?

一、 歐盟想拉攏伊朗

其實俄烏戰爭一爆發,伊朗的重要性就已經凸顯出來了。

俄烏戰爭的本質,是俄羅斯和歐美大國博弈。三方勢力中,美國的目的是借用歐盟的力量圍堵俄羅斯,在徹底耗死俄羅斯的同時,極度削弱歐盟,使得其加深對美國的依賴。

歐盟的戰略目的,是要保住歐洲統一市場,最好能把烏克蘭這個北大門給拉進群來,這樣歐洲除了俄羅斯之外,就凝聚成了一個整體。

俄羅斯的目的比較簡單,就是要保護自己的腹心之地,不允許歐美把烏克蘭拉入北約,導致北約可以向烏克蘭邊境部署武器,直接威脅莫斯科的安全。

歐美俄三方利益互相交匯,戰爭沒打起來之前,博弈的焦點在東歐,在烏克蘭。但是戰爭一旦打起來之後,烏克蘭其實反倒沒有那麼重要了,而焦點變成了能源。

因為不管是北約還是俄羅斯,勝利的關鍵就在能源上。俄羅斯如果能突破歐美經濟上的封鎖,那麼以俄羅斯的能源儲量,烏克蘭戰爭至少能耗個二、三十年,不用打,光耗都能把北約耗解體了。

同樣的,歐美如果能堵死俄羅斯能源出口通道,那麼不用打,只要烏克蘭能堅持三、五個月,俄羅斯財政枯竭,自然就得尋求和談和退兵了。

而一旦俄美歐三方博弈的焦點,從烏克蘭轉到了能源,位於波斯灣附近的石油出口大國,同時影響力輻射整個中東產油國的伊朗,就變成了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。

因此俄烏戰爭一開打,歐盟就想把伊朗拉到自己陣營,不說是幫歐美製裁俄羅斯,至少能避免伊朗被俄羅斯拉攏,同時還能用伊朗的石油出口,頂替俄羅斯石油的國際市場份額。

二、 伊朗和美國的利益衝突

但想要拉攏德黑蘭,伊朗本身的戰略利益就得拿出來說一說。

一方面伊朗一直受到歐美的製裁,因此想讓歐美放開製裁,發展經濟。這沒什麼好說的,歐盟和美國拉攏伊朗的籌碼就是這個。

但另一方面,伊朗傳承的是波斯帝國的衣缽,雖然歷史未必趕得上中國,但那也是祖上闊過的。但凡這種祖上闊過的國家,大都有重現昔日榮光的想法。

某種程度上說,伊朗想要發展經濟,除了改善民生狀態之外,就是要恢復波斯帝國的榮譽。

但波斯帝國最強大的時候,那是輻射整個中亞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讓伊朗坐大,今天的中東產油國,大部分都會被伊朗影響。這就威脅到了美國的另一個核心利益——石油美元體系。

雖然美國在從中東戰略收縮,但那是為了騰出手來對付中俄,再者經過數次戰爭,中東雄獅伊拉克,以及另一個強國伊朗,挨打的挨打,製裁的製裁,本身對美國也沒什麼威脅了,所以美國才能放心的走。

如果讓伊朗藉著俄烏戰爭的機會,重新在中東做大,美國就算拖垮了俄羅斯,又培養起來一個控制中東的波斯帝國,失去了對中東石油的控制權,還怎麼繼續稱霸全球?

因此,歐盟極力推動伊朗和美國的伊核協議談判,雙方都談的差不多了,美國就是不同意把伊斯蘭革命衛隊從“恐怖組織名單”中移除,因為一旦移除後,美國就不方便在中東打擊伊朗軍事力量了,很容易導致伊朗坐大。

這麼一來,不管歐盟怎麼使勁,想要把伊朗拉到自己一邊對付俄羅斯,都不可能成功了,因為伊朗和美國的戰略利益,本質上是衝突的。

歐美沒有誠意,就拿伊核協議談判拖著伊朗。德黑蘭也很著急,因為誰也不知道俄烏戰爭這個“戰略機遇期”什麼時候就結束了,這樣一來,伊朗的地緣位置重要性,就沒那麼突出了,到時候伊朗還怎麼借助特殊的國際時局,換取自己的政治利益?

因此,眼看著美國用起了拖字訣,歐盟又拿美國沒辦法,伊朗乾脆轉身回到俄羅斯身邊。也不考慮美國放開不放開製裁的事情了,先跟俄羅斯合作,把400億美元的石油合作協議吃到嘴再說。

所謂十鳥在林,不如一鳥在手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但開弓沒有回頭箭,這個協議一簽署,在歐美眼中,伊朗就已經和俄羅斯是一伙的了,伊核協議談判自然更不可能成功了。

至此,伊朗就只能跟著俄羅斯一條道走到黑了。

三、 為何說美國坑了歐盟?

從以上俄美歐,以及伊朗四方之間的利益博弈來看,走到現在這個局面,其實歐盟、伊朗和俄羅斯,都已經付出了代價,做出了妥協。

歐盟不用說了,俄烏戰爭打到這個地步,歐盟一邊得出錢援助烏克蘭,一邊還得承受能源危機、糧食危機,以及由此帶來的“被全世界薅羊毛,瓜分歐盟製造業”的代價,可謂是底褲都快輸進去了。而其想要達成的戰略目的,也就是維持歐盟的內部凝聚力,其實並沒有達到,反而因為俄烏戰爭,歐盟越來越有分裂的危險了。

俄羅斯在戰場上是贏的,但與歐美爭奪伊朗這件事來說,普京送給伊朗40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開發協議,雖然把俄羅斯石油和伊朗石油綁定在了一起,但400億現金付出去,換來的是還沒開發出來的石油,這其中的差別顯而易見。

伊朗方面呢,雖然獲得了俄羅斯的400億美元合作大單,但這筆錢與歐美放開對伊朗石油的製裁,讓伊朗能夠借助這次俄烏戰爭的機會,以高價向全球出口石油來說,也不算什麼了。

要知道現在就連印度,都藉著從俄羅斯進口石油,再轉賣給歐洲賺得盆滿缽滿,伊朗一個石油出口國,這麼一大筆橫財吃不到嘴,心中鬱悶可想而知。

所以說,轉身擁抱俄羅斯,對於伊朗來說,其實也是等而次之的方案,並非最優解。

其實這種情況,在國際政治中是正常的,幾個國家利益產生分歧了,大家坐一起吵吵架,談一談,最終都得到了一點好處,但也失去了一點利益,妥協的精髓就在這裡。

可是反觀美國呢?在這場衝突之中,美國除了因為吃相太難看,導致有點天怒人怨之外,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損失。

援助給烏克蘭的那點軍費,大部分還都進了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口袋。可藉此機會向歐盟出口高價能源,瘋狂挖歐盟製造業的牆角,同時美聯儲加息收割全球。

拜登總統前幾天說了句很討厭,但很真實的話,記者問他“你擔心美元升值嗎”,拜登一邊吃著冰激凌、一邊回答說“我比較擔心其它國家”。

事實的確如此,人家是揮動鐮刀的國家,怎麼會擔心鐮刀太快?

在伊朗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,其實美國所謂和伊朗之間的利益衝突,也就是擔心伊朗在中東坐大,影響到石油美元體系。這個問題不能說不存在,但它想要變成事實,至少得幾十年的發展變化才能實現,而歐盟眼下就面臨滅頂之災。

因此,但凡美國心中有一絲一毫為盟友考慮的想法,都應該在歐盟推動伊朗和美國談判的時候,同意把伊斯蘭革命衛隊移除“外國恐怖組織”名單。

如果美國這樣做了,那麼現在伊朗也不會直接向俄羅斯提供裝備,徹底地站到俄羅斯一邊。

所謂“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”,正是美國對盟友的真實寫照。

如今因為伊朗的卷入,俄烏戰爭出現擴大升級的趨勢,歐盟不得已只能加大對伊朗和俄羅斯的製裁,想要用伊朗能源,代替俄羅斯能源的希望也破滅了。

正如伊朗石油部長前兩天說的那樣,“歐洲國家一邊對我們施加製裁,一邊卻要我們提供能源供應,這是可恥的”。這樣一來,美國又可以肆無忌憚地向歐盟出口高價的能源了。

Post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